掌管夏至的天使

每年的夏至,正式標誌著夏天的來臨,由於這一天是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所以也被認為是陽氣最盛的時候;亦因為這天是陰陽交替之間,所以傳統上也有人視之擁有祈願及改運的力量。夏至本身也有其掌管天使,不過就似乎跟一般祈願沒有甚麼必然關係,而相關天使也屬於冷門一類。

從科普的角度說,夏至是太陽的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所以每年在這天中午或附近時間,在北回歸線一帶地區都會出現「立竿無影」的現象,如果大家會留意一下路旁的路牌,會發現路牌的下面是很完美的幾乎完全看不見影子,因為當天太陽就正好在天的正中位置。

從天使學的角度看,據說是有專屬天使掌管夏至這一天的,而且還是一隊九位的天使隊伍,領軍的是一位名叫Oranir的天使。這九名天使都有共通的特點,就是能夠有效防止及對抗邪眼。

這九位天使的專長,與夏至的特性是不謀而合的,因為這天本來就是最陽剛正氣的一天。中國傳統民俗習慣及陰陽理論視夏至為陽氣至極陰氣開始萌生的轉折時刻,可以用來祈求平安或改運;西方魔法學說則認為這是快速增長的時刻,也代表力量及分享字宙的財富,可以透過施行魔法祈求獲得愛情、保護、力量及勇氣等。除了Oranir外,掌管夏天的主管天使Tubiel及其下的天使Gaviel、Tariel及Gargatel亦受到重視。

聖天使堡

電影《天使與魔鬼》(Angels and Demons)有一個重要的場景發生在意大利羅馬的聖天使堡(Castel Sant’Angelo),電影預告片及廣告中也多次拍到聖天使堡塔頂有一座持劍向下的天使雕像,其實,聖天使堡上的雕像,就是熾天使之首、大天使米迦勒,他手持著的劍並不是要指向下面的廣場,而是將要放回劍鞘,象徵災難的結束。整件事,可以說是一次天使顯靈事件。

聖天使堡本來是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的家族陵墓,建於公元135至139年間,到了公元590年,瘟疫蔓延,據說當時教宗格列哥里一世(Pope Gregory I)在一場懺悔儀式中看到大天使米迦勒顯現於哈德良家族陵墓頂,並將自己的劍收回劍鞘中,教宗認為這個異象,是代表瘟疫的結束。後來,教宗卜尼法斯四世(Pope Boniface IV)及其繼任人為了紀念這件事,便將陵墓改建成堡壘,內建一坐米迦勒教堂,建築物頂則安加設一座雕像,重現異象中米迦勒收劍進鞘的情景,自此,哈德良陵墓亦正式改名為聖天使堡。從電影鏡頭來看,天使的劍似乎是指向地下,但從正面看,就可以清楚看到天使左手拿著的劍鞘。

至於連接聖天使堡的聖天使橋(Ponte Sant’Angelo)上,則合共豎立了十二個天使雕像,每位天使手上都拿著耶穌受難時的象徵物品,包括十字架、荊棘冠冕、釘、鞭等,現時所見的天使雕像,出自意大利藝術家貝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及他的學生之手。

天使愛音樂

在很多以天使為題材的畫作、雕塑及藝術品裡,我們都可以看見天使拿著樂器的造型。傳統上,天使總是與動聽美麗的旋律和樂曲扯上關係,至於天使究竟懂得玩多少種樂器,那就看藝術家的想像力有多豐富了。

天使被認為對音樂有偏愛,大概是因為優美的音樂能令心情愉悅,甚至能被視為能幫助內心與上天對話溝通,這是為甚麼很多宗教活動都會添加音樂的元素。此外,音樂也可以促進我們與天使之間的溝通,找到彼此之間的共振,所以很多人在希望接觸天使時,都會嘗試聽一點比較寧靜或冥想音樂,但亦有人認為一些大自然的錄音亦有相當不錯的效果,例如是雀鳥、鯨魚或海豚所發出的聲音。在伊斯蘭傳統裡,音樂天使(Angel of Music)是Israfel,有人認為,Israfel其實就是烏列大天使(Uriel)。

那麼,天使究竟懂得甚麼樂器?畫家Matteo di Giovanni在約1474年所繪的作品《The Assumption of the Virgin》裡,聖母瑪利亞四周的天使一起奏著的樂器,就包括笛、鼓、鈸、鈴鼓、六弦提琴、魯特琴、手風琴、古歐洲的薩泰里琴、豎琴等,演奏陣容非常龐大。

創造天使

傳說有七位創造天使(Angels of Creation)是在天地初開時便已經存在的,創造天使的其中一項重要職責,是要維持守宙萬物運行有序,所以有人相信,萬事萬物都有所屬天使管轄,因此天使的數量亦是多不勝數的,但回溯到太初之時,守宙仍是一片混沌,當然也就不可能也不用有太多天使存在,以協助天神開天闢地為主要任務的天使數目,便僅停留在「夠用」的水平,而不知道究竟是巧合還是故意,創造天使剛好就有七位,符合了創造天地的日程,在宗教層面上也是個代表圓滿與完整的數字。

一般所說的創造天使,包括米迦勒、加百列、拉斐爾、撒麥爾(仍未墮天前)、Orfiel、Anael及Zachariel,據說當時七位天使分別負責七個天體的運行,包括太陽、月亮及五大行星,至於為甚麼是日月及五大行星,有人就認為那是基於古人的天文知識所限。根據《以諾書》所述,創造天使都住在第六重天。

附帶一提的,是近年也出現了一個叫「Primordial Angel」的詞,它並沒有被收錄在關於天使的字典裡,亦沒有中文翻譯,勉強也許可以暫且稱為「原生天使」吧!「Primordial Angel」一詞多見於外國相關的討論區裡,還沒有很正式的定義,雖然也是指太初已經存在的天使,但與創造天使不同,「Primordial Angel」似乎更屬於一種戰鬥天使,主要任務是清除盤古的混沌,如果這類天使真的存在,那就可能比創造天使更早出現了。以上是一些天使討論區裡的說法,此外,亦曾有文章將大天使米達倫(Metatron)形容為「Primordial Angel」,但定義又有所不同。

擁有熾天使之名的晶石

如果說,天使石(Angelite)的名字已經「擺明車馬」與天使拉上關係,那麼,新石種「綠龍晶」的英文名字就更響亮,因為它更直接地以熾天使的位階來命名,就叫「Seraphinite」,在New Age的領域裡,它亦視為與熾天使相連結,並發揮很強大的治癒作用。

有說綠龍晶這種礦物,在1976年才在前蘇聯被發現,主要產地是西伯利亞。綠龍晶的名字本來不叫Seraphinite,而是Clinochlore(斜綠泥石),是帶有珍珠光澤的矽酸鹽礦物,它所以會被賦予熾天使之名,全因為它的白色紋路很像是翅膀的圖案,很容易令人聯想到天使銀白色的翅膀,能帶來很神聖的感覺。近年,綠龍晶逐漸被視為一種重要的治療晶石,能夠連繫天使界最高的治癒力量,亦能促進陰陽調和,用於頂輪或心輪均可,有整合這兩個輪位的作用。

綠龍晶能帶來平衡與穩定、慈悲與包容,讓人對生存有正面看法,消除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與負面情緒,對於在一段關係裡經歷激烈跌宕後,要面對及了解自己情緒尤其有效,因為它可以令人看清事實的真相,有相當高的靈性。治病功效方面,據說綠龍晶由於可以淨化血液,所以對整個人體的各個層面都有療效,也能助人放鬆肩膊。

考試合格祈願

考試並非是只有學生才要過的關,人生在每個階段都有可能會面對各種公開試、專業資格考試、入職試等,甚至是課餘進修或是讀個甚麼興趣班,最後都可能要考試合格才能拿到證書。我是個很討厭也很怕考試的人,總是可免則免,但如果真的避不了,那怎麼辦?相信很多人從小到大都有過求護身符的經驗,那怕是日本神社的考試合格祈願護符,還是精品店可以買到的幸運飾物;下次考試,不如也試試向大天使約菲爾(Jophiel)祈求一下好成績吧!

早前曾經介紹過,大天使約菲爾(Jophiel)是掌管智慧的提升的,所以很自然地會被聯想到可以應用在考試和讀書方面。事實上,約菲爾本來就是一位智慧天使(Angel of Wisdom),他所擁有的智慧之火,可以幫助人清晰頭腦、增強直覺力、以至提升自尊,而這都是讀書與考試必備的條件。此外,任何時間你覺得自己的創造力停滯不前,缺乏靈感,都可以召喚大天使約菲爾的幫忙。總括來說,凡是需要清晰的思考力、記憶力、靈感與冷靜的洞察力的場合,約菲爾的力量都應該可以大派用場,他亦能夠促進新知識的吸收。

正如其他天使一樣,請求約菲爾幫忙並不需要特別使用甚麼方法,只要誠心誠意向他祈求讀書和考試順利便可,但當然,自己也要先做好本份,完全不讀書便去祈求考試合格,願望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天使並不鼓勵不勞而獲。如果你覺得單純祈願仍不足以令你增強信心,那麼,約菲爾的顏色是黃色,對應輪位是太陽神經叢,你可以嘗試作一些簡單的冥想或是在考試前觀想一團黃光包圍著自己,以一些黃色的東西、花朵或食物作為幸運物亦可。

泡一個天使浴

曾因為好奇而買了一包名為「Angelic Waters」的浴鹽回來,回家看看包裝上的說明,發覺它除了海鹽和其他一些輔助性的原料外,主要成份包括精油Patchouli(廣蒮香)、Pine(松樹)、Rose(玫瑰)、Angelica(歐白芷)、White Rock Rose、及晶石Celestite(天青石)和Phenacite(硅鈹石)。硅鈹石是一種振頻高的礦石,作用是促進智慧、整合靈魂碎片。

近年很流行spa,也有很多人喜歡買浴鹽回家浸浴,令身心得到放鬆,由於市場需求大,浴鹽及其他洗澡產品(混合精油、肥皂等)種類和「口味」也越來越多,其中有不少更以天使作為主題。

其實,要來一個天使浴,並不一定需要到商店買已經事先混和好的「天使浴鹽」、「天使spa」或「天使浴油」的,自己在家裡DIY也可以,這不但更有樂趣,調出來的成份亦會更適合自己。

用來調製天使浴的精油並沒有一定,最重要的是靠你的直覺去選,按你喜歡連結哪一位天使的力量,再視乎你對氣味的喜好來選擇,也可以從精油本身的功能去選(例如追求浪漫可選依蘭依蘭或玫瑰),再加入一些有較強靈性功效的精油,例如歐白芷、乳香、鼠尾草等,份量沒有一定,但除非你是打算一次過製作很多然後留起來備用,否則每種精油最多只要二、三滴便夠。至於加入晶石的元素方面,自己在家DIY當然就不能把晶石磨碎用來洗澡,但你可以在泡天使浴的前一天晚上用水浸你選好的晶石,到浸浴時便把水晶水倒進浴缸裡一併浸。你可以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晶石,或使用一些與天使連結特別強的晶石作為「引子」,例如天使石、天青石、綠龍晶(Seraphinite)、透石膏(Selenite)等。

如果再有實驗精神,你還可以用這種方法自製天使浴鹽,方法只不過是額外再去買些沒添加「味道」的純天然浴鹽或優質海鹽回來,混和精油後再風乾便可。

請注意,以上說的材料都要是天然的,否則難以發揮功效。此外,懷孕、患有慢性病或皮膚敏感的人忌胡亂嘗試,以免有不良效果。

名字令人聯想到天使的晶石

美麗而神秘的水晶,自古以來已經被認為能夠連繫天界及蘊藏無窮力量,但在請求天使幫忙解決問題方面,有部份晶石是特別被視為能夠對應某類天使的,以下兩種光是看名字(主要是英文)就已經「很天使」的晶石,它們分別是「Angelite」(天使石或天使藍)與「Celestite」(或「Celestine」,天青石)。

天使石是一種較新開發的石種,原產於秘魯,大約在1986年開始才受到人們注意;它是淺天藍色的,得名大概也是因為石面有時候會有些看來像是白色翅膀的紋路吧!靈性方面,天使石被認為能聯繫天使界,並將人的頻率調校到與上界一致,且能為人帶來內心的平和與寧靜,及促進傳心能力或精神感應。當用於治療時,天使石對低血壓、肺部毛病、氣管不適、甚至減肥都是有幫助的。使用時,只要將天使石放在喉輪、第三眼或頂輪位置即可。

天青石是一種已經有很長遠歷史的有名晶石,它同樣被認為可以將人的頻率調校至與天使界一致,能與天使溝通,也可以為人帶來內心的平和、寧靜、及心靈的和諧。天青石對抒緩情緒很有效,能消除神經緊張及痛楚,此外也有排除毒素的作用。用法同樣是放在喉輪、第三眼或頂輪。也許大家會發覺,為甚麼天青石與天使石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那是因為有人指出,天使石本來就是由天青石變化而來,是天青石長期受壓、水份被迫出來後形成的。

神聖的草葯

有一種用來製造花精的香草叫歐白芷,單看中文名,大家可能不會覺得有何特別,更不會聯想到它與天使有任何關係,但如果看看它的拉丁文學名,就會發覺,其實那是一種很神聖的植物,與天使淵源甚深。

歐白芷,正式學名叫Angelica Archangelica,包含了天使與大天使的名號,有人亦會俗稱它為「天使草」。根據法國傳說,在中世紀,瘟疫在歐洲蔓延時,一名僧侶在夢中遇到拉斐爾大天使,對方向他展示這種草葯及其奧妙,並教他用這種草葯來治療瘟疫,後人為了紀念這件事和感恩,便將這種植物以天使之名命名。此外,相傳這種植物的開花期是與大天使米迦勒節(舊世界曆的5月8日)一致的,所以更加被認為神聖。

由於有這種淵源,所以歐白芷也被認為具有防禦能力及對抗邪惡的功效,有人會把它種在花園來保護家居、以它的根作為護身符、燃燒葉片驅逐邪祟、甚至以它作為治病及續命之用。

比較科學的說法是,歐白芷原產敘利亞,後來被維京人帶到冰島,在俄羅斯、法國、德國等很多地方都有,功能包括治療傷風感冒、風濕、頭痛、偏頭痛、支氣管炎等,亦能利肝脾與胃。精神層面上,則有助消除壓力和疲倦感,為人加添動力與靈感。

守護野生動物的天使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天使在守護人類,但其實除了有名的天使外,還有無數沒那麼知名甚至是藉藉無名的天使,在各個崗位上負起不同任務,確保宇宙萬物得以運作順暢,其中,一位名叫Hayyal的天使,就是野生動物的守護者。根據《A Dictionary of Angels》記載,Hayyal是《以諾三書》提及的一名重要天使,與其餘三名天使,包括Thuriel、Mtniel及Jehiel,共同分擔管轄野生動物的工作。在卡巴拉思想中,Hayyal是一組名為「瑪卡法」(Merkabah)的天使之首,居住在七重天,位階相當於智天使,而所謂「瑪卡法」,其實就是以諾看到的神的座駕。

回說Hayyal,相傳他的職責是保護地球上的野生動物,同時教導人類要好好善待及愛護動物,繼而愛護大自然;這個概念發展到現在,有人會祈求Hayyal給予力量,幫助其他人明白動物也是造物者的作品,同樣應該尊重及關愛。

另外,有說Hayyel別名叫Johiel(約希爾),如資料正確,那麼,他在天使學的概念中,則是一位「樂園天使」(Angel of Paradise),負責守護樂園。

Previous Older En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