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志

每當涉及天使、天界與人類三者之間關係的討論時,很多時都會出現「自由意志」(Free Will)這個詞語,究竟自由意志在天界與人間的發展過程中起著怎樣重要的作用?

從盤古初開說起,有學說指出,天使是擁有自由意志的生物,但亦有人認為只有部份天使是擁有自由意志,無論如何,全部或部份天使擁有自由意志,是造就墮天使傳說的基本概念,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大天使路西法因驕傲而違抗神命,最終被逐出天界的故事。相傳天界戰爭後,有多達三分之一的天使跟隨路西法墮落,另外還有因種種原因被逐或自願離開天界的天使,也都是憑著其自由意志決定走自己的路,然後承擔這個選擇帶來的後果。

顧名思義,「自由意志」指擁有者可以經由思考主觀決定自我行為,天使擁有自由意志,人類更擁有自由意志,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甚至犯錯,像人類的始祖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裡偷吃了禁果,也是他們的自由意志。

對人類來說,自由意志是很重要的東西,就因為有自由意志,命運才會有千百種可能性,而非從一開始就注定了結局;但亦因為要尊重人類的自由意志,所以天使與天界都不會隨便介入人類的日常生活中,即使眼睜睜看著人類犯錯或者失敗,除非是人類主動要求幫忙,及在危急的生死關頭。人類的自由意志可以影響自己的未來,集體的意志甚至能夠影響整個世界的命運,自由意志可以是好是壞,一切皆由自己去決定,上天並不會干涉,只提醒我們,記得一切後果自負。

結界

「結界」一詞給人的感覺總是有點玄,其實簡單來說,結界不過是指一個有保護力量的聖潔空間吧了。如果你問,在接觸或召喚天使的過程中,在甚麼時候需要製造結界?我個人會說「不需要」,因為天使本來就是最神聖的能量,只要是本著純潔而正直的目的去祈求,也不涉及任何古怪的秘儀,會出問題的機會實是在微乎其微。不過,基於某些人可能特別容易招惹低靈侵擾,或是為求安心,先設結界再進行冥想、天使療法或其他方式的接觸,那也是無可厚非的。

我一直以來都鼓吹用最簡單的方式去接觸天使,不贊成加入複雜的儀式、咒語或符號,因為接觸天使應該就像是跟老朋友聊天一樣尋常,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所以在這裡跟大家分享的,也都只是一些沒有危險性而又比較自然的方法。但這並不等於說保護自己是不需要的,舉例來說,如果有人太執著於要在接觸天使的過程中達到某些成果或看到某些影像,那麼,不小心被低等靈乘虛而入,也不是沒可能的事,所以我經常都說,進行冥想時一定要留意伴隨著影像或訊息而來的情感,稍有負面感覺就要小心。

如果仍然不放心,在冥想前先設結界加強保護,將是個不錯的做法。文首說過,結界其實只是一個能發揮保護作用的空間,並不是真的有個甚麼形狀的地方,所以也不必拘泥於要採用甚麼方法,即使是最簡單的一個祈禱,也能產生強力的保護力量。至於其他方法,則是五花八門,各有特色,既可以請米加勒大天使幫忙,亦可以使用水晶、香薰、手印、菩薩的「種子字」、「OM」字等,或是依照自己的直覺,採取最適合自己的畫結界方法。

觀想與幻想的分別

在祈求天使幫忙或將天使學應用到日常生活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提到「觀想」這個用詞,究竟「觀想」(Visualization)與「幻想」(Imagination)之間有甚麼不同?應該如何進行「觀想」才算成功?

以最基本的定義來說,「觀想」與「幻想」就是真實與虛構的分別,「觀想」是建基於自身的學識、經驗與認知而作出的想像,雖然眼前沒有該件事物,但可能你過往曾經學過、見過或經歷過,所以你就能夠「觀想」出來,例如你要觀想自己在蘋果樹上摘了一個蘋果並吃得津津有味,由於你知道蘋果是甚麼樣子和味道如何,也大概明白蘋果樹的狀況,你就很容易可以想像得很細緻。至於「幻想」,則有較大部份是虛擬的,例如你幻想自己被外星人捉了上太空船,但在現實生活中,你不可能經歷過這種事,也沒見過外星人和太空船,一切就只能憑空猜想,根本無從證實了。當然,在實際環境裡,「觀想」與「幻想」兩者之間的界線,有時候也不能完全分得清楚,舉例來說,你要想像自己張開翅膀飛到天上,你明明沒有翅膀也不知道在天空飛翔時翅膀是怎樣拍動,但你可能看過很多鳥類飛行,也坐過飛機,知道在高空往下望會看到甚麼景物,這些經驗又足以令你在腦裡模擬出飛行的情況,那麼究竟應該說是「觀想」還是「幻想」?

也許有人會說,我是初學者,根本就完全不懂觀想的技巧,那我豈不是甚麼都做不了?放心,其實「觀想」並沒有好壞之分,只要你能努力的想像了出來,就自然會有效果,要是真的無法掌握甚麼叫「觀想」,那你就乾脆用「幻想」去想像那些情景就好了,我們注重的是最終目的,不必拘泥於一個名稱,因為嚴格來說,「觀想」的能力也有天生多寡的,有些人很容易就能在腦裡形成一幅生動細緻的圖畫,空間思維也特別好,有些人怎樣努力去想也是一片空白,另外有些人則可能會比較容易在腦裡直接形成感覺多於實質影像。

不過,「觀想」的技巧也是可以通過後天訓練而加強的。首先要練習的,當然是放鬆自己的技巧,因為觀想其實也是一個「內省」的過程,沒有平靜的心靈,就很難注意到一些最細微的變化或啟示。「觀想」是建基於實際資料的想像,所以要加強這方面的能力,也必先從日常生活多注意小節開始,例如你吃一個蘋果時,有沒有注意過它的外皮紋理及顏色?蘋果切開後,果核又是甚麼樣子的?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上多留意不同事物的情況,到有需要進行相關觀想時,腦裡的資料庫就很龐大了。

覺醒

在New Age學說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覺醒」(Awakening)這個用詞,這個名詞其實並沒有一個固定或專業的解釋,在新時代的範疇裡,它指的大概就是人忽然醒覺人生中某件事的重要,並開始朝著該方向,追求新的目標,例如渴望追求健康生活、靈性增長、希望努力行善、支持環保等,都可以看成是「覺醒」的過程。不過,在天使或其他非人類靈魂轉生的信念裡,「覺醒」是有特殊含義的,以下加以闡述。

有些人一直相信,自己體內並非擁有人類的靈魂,而是從天使、精靈、神獸甚至是外星人轉生而來,以往大家都會覺得這些人是想像力太豐富或者看電視太多,但隨著前世催眠個案增加,及學者對這些人擁有記憶作出比對統計,很多人開始相信那是真有其事的。這些擁有「非常」靈魂的「非常人」,大多在生命中某個階段會出現一個「覺醒」的過程,明白自己來自何方,並記起自己轉生地球的使命和需要學習的課題。

「覺醒」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它的形式與所需時間都是因人而異的,有人小時候已經開始覺醒,有人四十歲後才有跡象;有人很快便完成整個「覺醒」的過程,有人終其一生不斷探索還是沒有結論。其實「覺醒」的出現,很多時是出於對自己人生的好奇而起的,例如總是覺得自己與友伴、家人、同事及社會無法融合、自小對某件事物、國家、傳說或年代有無法解釋的強烈興趣、經常造著奇怪的夢或看到異象等,都是觸發「覺醒」過程的原因。

人對自己及其前世今生感到好奇時,自然就會努力去尋找資料或同道中人討論(另外亦有去占卜及進行催眠),書本及網上的知識,可以讓人擴闊眼界,對自己及感到興趣的事情有更深入認識,與同道中人分享經驗及感覺,則能尋找認同,確定自己的感覺。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會逐漸能夠認清自己是怎樣的人,變得不再迷惘,同時也會開始明白自己未來的路該怎樣走,不少人的心靈還會得到啟發,靈感與超心理能力會有所改善,這是一個順利的「覺醒」過程,但亦有人過了一段時間後決定抽身,從此做回一個普通人,踏踏實實地過生活,那也是他個人的選擇。

其實,「覺醒」並沒有固定的形式,也沒有甚麼特定方法可以加速它的發生或進行,因為靈魂的成長往往需要一個過程,當中涉及靈魂本身的選擇及意願,但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你必須相信自己的感覺。靈魂的經歷及記憶,不一定與書本告訴我們的東西相符合,書本裡流傳千百年的故事,也未必百分百是真相,所以要探索自己,只能從心出發,相信直覺會帶自己走最適合的路。